闻一多、徐志摩与前期新月诗派(1921年以后)
郭沫若的《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彻底破坏精神,冲决了传统诗词的形式,这是一个还没有确定形式的、无可仿效的天才创造,就连郭沫若本人此后也再没有写出《女神》这样的诗作。很显然,在郭沫若的《女神》为新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后,就迫切需要出现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可供学习、足资范例的新诗作品,确立新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使新诗走向"规范化"的道路。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在新诗发展史上所担负的正是这样的历史使命。
(一)前期新月社的含义及其历史任务
新月社原是1923年由胡适、陈塬、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的一个文化社交团体,无明确严格组织形式,是一个沙龙俱乐部,早期因围绕《现代评论》与鲁迅展开论争,称"现代评论派",后其内部形成一个诗人群,称新月社。社刊主要有两种:1926年4月徐志摩在《晨报》副刊开辟《诗镌》为代表,还有《新月》月刊(1928年徐志摩在上海创办)。新月社以1928年徐志摩创办《新月》月刊为标志,分前后期,
前期提倡新格律诗。
前期新月派,是1927年以前,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基本阵地的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杨世恩、孙大雨、刘梦苇、于赓虞等。于是,以《诗镌》的创办为标志,新格律诗派即"新月诗派"开始形成。虽然《诗镌》只出了11期便于1926年6月停刊。但它所倡导的新格律诗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在新诗坛上形成风气并留下了影响。《诗镌》时期的活动,-般认为是前期"新月诗派"。
后期新月派:1928年3月,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月刊;1931年又由徐志摩、陈梦家创办《诗刊》季刊。他们在"新月"的旗帜下重新集结了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邵洵美等一批年轻诗人。1931年底,徐志摩去世后,"新月诗派"的活动浙告结束。上海时期的活动,-般称之为后期"新月诗派"。1931年8月,陈梦家将前后期"新月诗派"18位诗人的一些作品编成《新月诗选》(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并附长篇序言。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新月"诗人的风采。
在新诗已经基本上立足以后,新月派所要做的,一是"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二是把创造的重心从早期白话诗人关注"白话"("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也即"使新诗成为诗",由此,新月派举起了"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旗帜,中国的新诗创作于是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期。
(二)新月诗派提倡新诗格律化的主要内容
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
1、"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所谓"理性"是指艺术上克制,并非一般所说的诗的哲理化,其目标是要纠正"五四"新诗中滥用的直抒胸臆和极端的感伤主义,转为将主观情愫客观对象化,追求诗的蕴藉含蓄和非个人化倾向。(这一点,可以通过分析闻一多的《口供》等作品来加深理解。)
2、与"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相适应,新月派明确地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而作为依据的,正是中国的诗歌传统。早在1922年闻一多即写了《律诗底研究》,此为"五四"运动以后,较早用新的方法、系统研究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的论作。文章明确指出,"抒情之作,宜整齐也","中国艺术中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其建筑与诗中尤为显著。中国底这两种艺术底美可说就是均齐底美--即中国式的美"。
3、为了创立"中国式"的新诗,新月派进一步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闻一多曾这样明确划清了新、旧格律的区别:"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式,但是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的意匠来随时构造"。
"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候,至少是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
"绘画美"的强调也是考虑了中国诗画相通的传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及用词所表达的色彩美。
新月派诗人也用了很大的力气来进行西方格律诗的转借,其中有得也有失。总的说来,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在经过新诗运动激烈反传统并立住脚跟之后,新诗重新与中国诗传统的主流(尤其是唐诗宋词)取得衔接与联系。此后格律体的新诗与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两种主要诗体,互相竞争,又互相渗透,对新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的诗
新月派诗人尽管有着大体相同的追求,但更为重视的却是个人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并涌现出了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具有鲜明个人风格,自觉进行新诗试验的诗人,这本身即是新月派对新诗发展的一大贡献。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湖北浠水人。出生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幼年即深受古典诗词的熏陶并酷爱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读书期间受到"五四"新思潮的影响。1922年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学习绘画和文学。清华九年的美式教育和留美三年的艺术研究,既使他受到了唯美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也孕育了他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1925年回国后,他积极参与《诗镌》的活动,成为新格律诗的主要倡导者。1928年之后,他潜心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化。40年代起,他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于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多的一生,走的是诗人、学者、斗士的道路,他的诗作、学识和人格,都在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闻一多对新诗格律化理论的贡献最为突出,他所提出的新诗"三美"的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他重视新诗的社会价值,尤为推崇郭沫若《女神》所表现出的时代精神。闻一多的新诗创作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主张。被朱自清称为"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
代表作:诗集《红烛》(1923、9)多写于留美期间,更接近郭沫若的《女神》那种浪漫主义情调和气质,从形式上看也主要是一种热情奔放的自由体形式。《死水》(1928、1)写于诗人回国之后,真正体现了他的新诗格律化的主张。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
1、歌颂艺术的价值和美,表现出唯美主义倾向的诗作。如《色彩》是对超然一切之上的"色彩"的崇拜,《剑匣》是一种艺术之梦幻灭的悲哀等等。
2、表达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贯穿其诗歌创作的主导精神,其中"红烛"本身就是象征着对祖国的炽热之情和对祖国新生的祝愿。《孤雁》、《太阳吟》、《忆菊》等一系列诗篇,都坦露着诗人的一片赤子之情。在《孤雁》中,诗人以"孤雁"作喻,倾吐了离国之后的寂寞与愁苦,表达了对"喝醉了弱者的鲜血,/吐出那罪恶的黑烟"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恶;在"重阳前一日作"的《忆菊》中,诗人千呼万唤,唱出了对祖国的颂歌:"习习的秋风啊!吹着,吹着!/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谁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这些诗歌大多收集在流学国外所作的《红烛》中。
3、表达对现实祖国的失望。1928年1月出版的第二部诗集《死水》,《死水》中的诗多写于诗人回国之后。在国外时对祖国的热切期望与回国之后所看到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冲突。这种感情的巨大反差,使诗人在《红烛》中所表现的那种纯朴的爱国理想,在这里转化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发现》这首诗突出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情绪变化: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未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诗人紧紧抓住梦想与现实的对比,透过情感热与冷的落差,来倾诉对祖国的衷肠。全诗始终突出了抒情主体"我"的位置:"我"的发现,"我"的感觉,"我"的痛惜,"我"的赤诚。在"我"的一连串急迫的呼喊和追问之中,诗人的感情一泻千里,显示了闻一多诗作阳刚、雄浑的卓异风格。
这种极度绝望的情绪,便使他的爱国激情,由对祖国的怀念、赞美转化为对祖国黑暗现实的控诉和诅咒。在闻一多的另一首代表作《死水》中也有同样深切的表现,而且手法更为新颖。在《死水》中,诗人以"一沟绝望的死水"来象征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诗人认定,这是一沟"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因而就不如爽性多投些"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让水中呈现出铜锈的绿、铁锈的红、汕腻的"罗绮"和霉菌的"云霞";让它发酵、变绿、蒸发臭气、孳生花蚊,总之,让它肮脏、腥臭到无以复加。通过这种强烈的诅咒;表现了诗人对旧中国的失望和厌恶。
4、此外,闻一多悼亡诗也写得感情真挚,非常好。为妻子写的悼亡诗《也许》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见云"的情调。爱国之情与爱家乡、爱妻子紧密结合在一起。
形式上:诗集《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新格律诗的理论,并且显示了其诗作韵基本风格:诗节匀称,诗句均齐,韵律工整而富于节奏感,将绘画美的色彩和诗的感情色彩融为-连,以精密的构思凸现诗的神韵,用鲜明的对比加强诗的力量。然而,对格律化的过分追求,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闻一多某些诗篇的灵动和深厚。从总体上说,闻一多的诗较为出色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代表了"新月诗派"典丽、凝重的一派诗风。闻一多诗风形成的原因
闻一多是前期新月派"领导文学潮流"的代表诗人,却最集中地体现(揭示)了新月派的内在矛盾。
1、中西文化冲突中的爱国主义诗篇。新月派诗人大都是接受了西方(主要是英、美)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自觉地沟通东、西方的文化,也同时感受着两种文化的冲突。在闻一多这里就显得格外尖锐。他留学美国,热情地学习西方文化,却又强烈地感到民族与文化的压迫,作为一种反抗,他写下了被称为"爱国主义"的诗篇,倾述着:流落异国,备受凌辱所感到的"失群的孤客"的痛苦(《孤雁》),对于故土焦灼难眠的思念(《太阳吟》),对"如花的祖国"的由衷赞美(《忆菊》)(以上收入《红烛》);回到祖国面对"噩梦挂着悬崖"的"恐怖",痛心疾首的失望与呕心沥血的热爱(《发现》),对中华古国光荣过去的苦苦追寻(《祈祷》),对祖国"春天里一个霹雳"般的觉醒的热切呼唤(《一句话》)(以上收入《死水》),深邃而炽热,悲怆而又激越,正是写尽了这位根植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痛苦。
2、东方主义文化观与闻诗中的矛盾张力和沉郁风格。
正像闻一多自己所说,"我个人同《女神》底作者底态度不同之处是在:我爱中国……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而"东方底文化是绝对地美的,是韵雅的,……是人类所有的最彻底的文化"。正是这"东方主义"的文化观,成为闻一多向"和谐"、"均齐"的传统美学理想靠拢的内在依据;但他又是一个有着敏锐的现代感受的诗人,一个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具有强烈的生命意志力与个性自觉的现代知识分子,就不能不对"物我两忘"的传统美学境界产生怀疑与拒斥,他的诗歌里正充满了矛盾的张力: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不和谐(《春光》),生活的宁静与思想、心灵的不平静(《心跳》)……等等。巨大而深刻的思想矛盾时时刻刻有如汹涌海涛不断撞击着闻一多的心,他的本性又是如此激烈热情,内心的"火山"几欲冲决而出;然而他又自觉追求传统的感情的克制,要把过量的"火"压缩在凝定的形式中,这一"冲"与一"压"之间就形成了他的诗所特有的"沉郁"的风格。
闻一多与郭沫若一样,有着无羁的自由精神与想象力(这里同时有西方浪漫主义与庄骚传统的影响),他们共同使新诗真正冲出早期白话诗平实、冲淡的狭窄境界,飞腾起想象的翅膀,获得浓烈、繁富的诗的形象;而闻一多又以更大的艺术力量将解放了的新诗诗神收回到诗的规范之中,正是这一"放"一"收",显示了闻一多的诗在新诗发展第一个十年其他诗人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与贡献。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徐志摩(1896-1931年)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对徐志摩其人其诗,可称为"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他的活泼潇洒个性,不羁的才华,以及对爱、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形成了诗歌中特有的飞动飘逸的风格。对徐诗要注意运用直观的把握,即在阅读中整体感受其情绪和韵味,和那相应的节奏诗律。不妨选读《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等名作,认真朗读和品味。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1917年入北京大学学习政法,毕业后先后留学美、英,深受西方现代艺术的陶冶。尤其是192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期间,徐志摩一方面大量接受了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倾心于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这种特殊的思想和艺术素养,对徐志摩此时开始的新诗创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1922年回国后,徐志摩主要致力于新月社的活动和新诗创作。1931年11月因飞机失事罹难。(老师梁启超,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情感纠葛,妻兄张君劢是三十年代科学与玄学论战的代表人物、徐是泰戈尔的弟子及好友,促成其两次来华讲学。一生充满传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
从1922年自英国留学归来到1931年因飞机失事而身亡,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只有短短10年,留下了四本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和《云游》(1932)。以1927年为界,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期,第-部诗集《志摩的诗》,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进步的人道主义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第二部诗集《翡冷翠的一夜》起,诗人的视野已经从时代、社会逐渐收缩到个人情爱之中。到了《猛虎集》和《云游》,则基本上沉醉于独自的低吟。显然,徐志摩诗歌的思想情调经历了一个从有较多的现实内容转向更多的个人情怀,从揭露社会黑暗转向陶醉于"自我"隐秘的衰退过程。然而,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技巧却是日臻成熟和完善,并且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早期诗作:收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两集中的前期作品,除少数作品流露出一些消极、虚幻的情思(如《天国的消息》、《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去罢》等),大多具有比较积极的思想意义:提倡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赞扬人道主义,贯穿着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的思想线索,在-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格调相当明朗也比较健康。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
诗歌内容:
一、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徐志摩出身豪富,后又长期接受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教育,他的关于"新的政治、新的人生"的理想,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物。在《婴儿》里,寄托着他的政治理想,他希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他企盼着那个肥白的"馨香的婴儿出世"。《为要寻一个明星》、《我有一个恋爱》,抒发了作者对这一理想执着的追求。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他显得自信、乐观、积极进取,尽管骑的是"一匹拐腿的瞎马,尽管前面是黑绵绵的昏夜",追求者也勇于向"黑夜里加鞭",直至倒下。当然,由于他的政治理想与中国现实情况的矛盾,徐志摩又感到这理想有如一个梦,作为中国资产阶级开山的诗人,他的内心也不无悲凉之慨。在这些诗篇中,闪耀着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诗魂。
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太平景象》、《大帅》、《人变兽》揭露了反动军阀统治的罪恶;发出了对黑暗现实生活的诅咒;《先生! 先生!》、《叫化活该》、《盖上几张油纸》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庐山石工歌》唱出了劳动者粗犷雄浑的歌声……这些诗篇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的局限(如不能正确解释苦难的根源和铲除罪恶的途径),但确实明晰地显示了诗人关注社会现实、;憎恨封建军阀、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人道主义、民主主义倾向,
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同时也表现出这种现实与诗人的理想主义的尖锐矛盾。在写法上,这一类诗与他大多数抒情诗不同,比较严峻、写实。
三、描写爱情体验。徐志摩的爱情诗是他全部诗作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可谓"本色当行"。他有时以自己的感情经历为基础,有时则以假想的异性为对象,真挚坦率地表现了对纯真、高尚的爱情的追求和讴歌。《起造一座墙》《望月》、《再休怪我的脸沉》等就是这种真情的流露。他表达了为自由恋爱勇于向旧礼教挑战的决心,斥责"容不得恋爱"的世界(《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决断》、《翡冷翠的一夜》);他也表现爱情生活中的痛苦(《丁当--清新》、《落叶小唱》)。有时,徐志摩还在一些诗中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雪花的快乐》);这些诗篇包含着反对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性解放的积极因素,既热烈又严肃、真挚、自然,没有矫揉造作之弊。个别作品(如《问谁》、《最后的那一天》)有宣扬爱情至上、以爱调和一切的倾向。
四、歌咏大自然。徐志摩把大自然称为"最伟大的一部书"。在他的不少诗作里,经常出现大海星空、白云流泉、空谷幽兰、落叶秋声等众多美丽的物象景观。《朝雾里的小草花》(《庐山小诗两首》之一)、《五老峰》或精致,或宏伟,表现了诗人优雅健美的情趣。后来所写的《再别康桥》与早年所作的《康桥再会吧》都是以自己曾留学的英国剑桥大学的校园景色为对象写出的佳作,抒发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再别康桥》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代表诗篇是1928年11月诗人在重访英伦归国途中所作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更为突出地显现了徐志摩诗作的意境美、音韵美和结构美。
在这首诗中,诗人是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为直接抒情对象的;但在诗人心中,康桥已经化成了旧日情思的象征。诗人的情意完全融解在康桥的山光水色之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康桥自然景物的人情化,诗人主观感情的自然化,在这里融为一体,情意愈浓,笔下愈来得潇洒,对康桥的惜别之情,被诗人化作一片西天的云彩,轻轻地招一招手,悄悄地挥一挥衣袖,"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在这种物我融为一体的境界中,令人感悟到一种悠远而又执着的意念:人不能伴景长生,但情却能与景永存;人间总有别离,而性灵却天长地久。这首诗不仅美在意境,而且也美在音韵,美在结构。全诗七节,韵律舒徐轻盈,首尾两节意象重叠,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诗的主题一再重复、深化,一曲奏罢,余音犹存。
后期诗作:收在《猛虎集》和《云游》两集中的后期诗作,虽也有一些不乏积极进取的篇什(如《拜献》、《在不知名的道旁(印度)》),技巧又趋于圆熟,但大体说来,思想的矛盾乃至混乱历历可见。随着革命的深入,他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与他的资产阶级理想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于是苦闷更深。颓唐失望的叹息,"怀疑的颓废"的思想,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喟追求",表现了较浓厚的消极悲观倾向。由于对政治的厌倦,导致了他的厌世,恨世,甚至连爱情也觉得无聊。在个别篇章(如《西窗》、《秋虫》)中,阶级的偏见和思想的混乱使他写出了意识明显错误的诗句;其中流露出作者对革命的实践和理论的恐惧和敌视。某些诗(如《深夜》、《别拧我,疼》描写男女之间的戏逗、调笑,格调不高。更多的诗篇笼罩着失望、悲哀,颓废的情绪色彩,他无可奈何地哀叹:"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这已经不是对爱情失落的悲哀,而是代表着整个中国资产阶级幻想破灭的共同心态。《残破》、《生活》等感慨人生易老,向往遁世涅槃。徐志摩的诗弦上没有了昔日的乐观进取而代之以沮丧、绝望的哀凋。如果说此前的徐志摩还敢于冲入那"黑绵绵的昏夜";那么此时的徐志摩就只能"在梦的悲哀里心碎"了。正因为如此,茅盾在《徐志摩论》中又把这位中国资产阶级的"开山"诗人同时说成中国资产阶级的"末代的诗人"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徐志摩的诗歌确乎是他所出身和代表的这个阶级的真实写照。
艺术特点: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的抒情诗少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突出特点在于:
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以"雪花"自称比那飞扬的雪花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执着追求真挚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她是睡着了》以丰富的想象;描摹意中人的睡态,连续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喧响的"琴弦"翻飞的"粉蝶"四个富有浓郁诗意的物象,营造出美妙的意境;脍炙人口的《抄扬娜拉》全诗仅四句;中心意象是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用以状写日本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贴切传神,既纯洁无瑕,又楚楚动人。构思之精,意象之新,使这首短诗包涵着体味不尽的意蕴;显示出徐志摩诗歌特有的柔婉情韵。《婴儿》用一个行将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企望,象征地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构思不落俗套。
2、韵律和谐,富手音乐美。他认为"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音节是诗的血脉。在他大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徐志摩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等手法,《雪花的快乐》里飞扬、飞扬、飞扬"的连用,〈再别康桥〉开头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复"轻轻的"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外平添了旋律感。在用韵上,他多方采用西洋诗押韵的方法〈〈先生!先生!〉用随韵(AABB),《为要寻一个明星》用抱韵(ABBA),《他怕他说出口》用交韵(ABAB);使诗韵在和谐中显出变化。
3、章法整饬,灵活多样。徐意摩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他的诗虽以四行一节式较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韵脚都各有变化,不太拘泥,讲究诗形而能不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再别康桥》每节四行,隔行押韵;一、三行稍短,大抵六字,二四行稍长;大抵八字;诗行有规律地长短错落,又大段整齐、匀称。《爱的灵感》长达396句,《沙扬娜拉》共有4句,《翡冷翠的一夜》一节74行:而《火车擒住轨》一节仅2行足见其句法、章法的变化多端。
4、词藻华美;风格明丽。徐志摩的诗富于想像力,自然也容易表现为文词的丰富,词藻的华丽、浓艳。《她是睡着了》、《半夜深巷琵琶》、《秋月》都写得妩媚朗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病中》一口气连用七个比喻(博喻)形容病中的心情、一瞬间的回忆。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水中的青荇、斑斓的星辉………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再别康桥》别具一种温柔纤丽的风情。
朱湘(1904-1933年)是新月派又一位重要诗人。他在献出了《夏天》、《草莽集》两本薄薄的诗集后,就愤然、凄然弃世,未收集稿又由友人编成《石门集》。朱湘是最认真地实践了新月派"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的。他是一位性格焦躁、诗风却有"东方的静的美丽"和古典美的诗人。
1、形象塑造:诗人的主要追求在塑造采莲少女(《采莲曲》)、待嫁新娘(《催妆曲》)、摇篮边吟唱的少妇(《摇篮歌》),这样的超越时间的具有"东方的静的美丽"的形象,形成"古典的与奢华的"美的风格。
2、诗的形式美的探索,讲究形式的完整与"文学的典则",是朱湘又一个追求中心。《草莽集》表现了诗人向中国古典诗词传统吸取艺术养料的独特眼光与巨大热情,《石门集》则集中了诗人摹拟西洋诗体的成果,在诗的章法上,经过多种试验,他倾向于全章各行整齐划一、章与章之间各部对衬这两种形式;为探索诗行的规律,他自一字到十一字都尝试过,结论是:不宜超过十一字。
3、在叙事诗的创作上朱湘也颇用功,叙事诗是更能看出诗人与我们古老民族的精神联系的,他的《王娇》通过一个传统故事歌颂了民族刚直不阿、仗义勇为的美德,《猫诰》以荒诞的形式对国民性的弱点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上百行、近千行的长诗却采取了颇为严谨的格律,充分显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与才情。
陈梦家主编的《新月诗选》
陈梦家(1911-1966),编选《新月诗选》是后期"新月"诗人中较有特色的一位。他深受徐志摩飘逸潇洒诗风的影响,但更写出了自己的纤柔、婉丽以及那淡淡的哀愁。这种超然于现实和时代之外的浅吟低唱,很能代表后期"新月"诗人的共同特色。《梦家诗集》收入了陈梦家的主要作品。
本站以现代、古代情诗为主,情诗网创办于2013年,以原创爱情诗歌、经典情诗、现代情诗、古代情诗、英文情诗、情诗绝句为主并收集古诗、古诗词、诗歌大全、诗词名句的文学门户。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可以放在浏览器的收藏夹中(快捷键Ctrl+D);或者看到喜欢或者有趣的诗词可以通过分享按钮给你的好友分享;情诗网是目前最全情诗大全网站之一。并欢迎广大诗歌爱好者阅览投稿!喜欢本站的话请大家把本站告诉给你朋友哦!地址是 www.qingshiwa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