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小说总是透着悲观和苍凉,映刻着其对人性的深度刻画。《倾城之恋》是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男女主人公的恋爱过程一直以来都是读者关注的焦点。在各种人物混杂的《倾城之恋》中,不同人物的描写互为对照,使得爱情这个主题在这部小说中掺杂着社会的烟火气,爱中透着无奈,透着隔阂,透着对彼此的保留和算计,但这恰恰使得这部小说有血有肉,道出了寻常人生如泣如诉的庄严。
白流苏有着像少女般悸动的心,她盼望、渴望一份真挚的情感,只是在现实中的种种背叛、欺侮,使得她不得不愤世、对周围所有的人算计。文章一开始便描写了她与家人的争吵。流苏的前夫去世,按照常理说,离了婚便是一刀两断,从此没有关系,但是唐家却托徐太太特意来告诉白家,言下之意是想让流苏回去主丧。白流苏崇尚法律,坚持不回去主丧,三少爷却口口声声“天理人情、三纲五常”,想用老一套的借口让流苏回到唐家,让流苏为唐家“过继侄子、看守祠堂,以继承家私”的做法也让一个家族的自私特质一览无余,这话引起了双方冲突的高潮。三少爷、四奶奶合着说流苏的晦气,将家庭的败落全推在她的身上,流苏“气得浑身乱颤”,找四哥也不为她评理,只好去找母亲。这时的白流苏其实只想求得一个人理解和关心,母亲是她最后能够依赖的对象,但当母亲避重就轻,流苏最后能够依赖的对象也没有了,只能一言不发,全家人都忙着张罗宝络的婚事,将未出阁的姑娘捧在手中,母亲“搜刮了全家人的金珠细软”,相亲进行地如火如茶,而家人对离了婚的“残花败柳”却不闻不问,随随便便将白流苏强塞给亡妻携子的姓姜的,这种强烈的对比又造成了白流苏心里强烈的不平衡。
范柳原的出现,对于白流苏的意义就像青天里一声炸雷,劈开了一线生机,可以说近乎神迹。当徐太太主动要带白流苏去香港时,那是的她不把和范柳原的邂逅当做爱情。但她从心底觉得自己“六亲无靠,只有她自己”,她只有赌一把了,便答应了徐太太。
这是卑微的开始。
接下来的故事聚焦于二人的恋爱。刚开始的互动中,流苏和柳原的恋爱停留在精神层面,柳原一直保持绅士稳重的风度,虽然他常常在外人面前表现得放肆。张爱玲说“因为精神恋爱的结果永远是结婚,而肉体之爱往往就停顿在某一阶段,很少有结婚的希望”。这为以后他们的爱情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令人感觉柳原对待流苏还是会和别的女人不一样,虽然他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她。一次,柳原故意冷落流苏,和印度的女子表现亲近,为了让她吃醋,逼着她投怀送抱。流苏洞察到他的这一心思,认为柳原是为了今后脱卸责任,纵使她被抛弃,也没有谁可抱怨。可是,最终流苏似乎是输了。她迫切的想念着他,而柳原得意的神情表明了他感觉这个女人逃不出他的手掌。在一起的一个星期之后,柳原要到英国去,留下流苏一个人面对空空的房子。这时候,流苏已经接受她成为他的情妇的事实,她甚至开始盘算着怎么消磨以后的时光。她的心是悲观的,认为“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的,痛苦的是,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是浪漫的过程。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范柳原走了没几天,战争终于来了,它带着绝望的气息,“撕裂了空气,撕毁了神经”,“流苏的屋子是空的,心里是宽的,……肚子里也是空的……她感受恐怖的袭击分外强烈。”“轰天震地一声响,整个的世界黑了下来”“数不清的罗愁恨,全关在里面了。”第二天,意外地,范柳原坐军用卡车来接她,“她抓住他的手,紧紧搂住他的手臂”。我相信,那一刻,他们的心是清透可见的。他们在避难所有这样一段对话“柳原道: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呢。”他们也终于心心相对,不再在乎孰胜孰败,孰优孰劣。“别的她不知道,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
停战了,“冬季的晴天也是淡漠的蓝色。野火花的季节已经过去了。”两人一起回去家里。“末一只灰背鸽,斜刺里穿出来,掠过门洞子里的黄色的阳光,飞了出去。”废墟一样的家和城市,似乎昭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他们除了赤裸裸的彼此也无法再花俏下去。“这里是什么都完了,剩下点断墙颓峘,失去记忆力的文明人的黄昏中跌跌绊绊摸来摸去,像是找着点什么,其实是什么都完了。”“流苏拥被坐着,听着那悲凉的风。她确实知道浅水湾附近,灰砖砌的那一面墙,一定还屹然站在那里。风停了下来,像三条灰色的龙,蟠在墙头,月光中闪着银鳞。她仿佛做梦似的,又来到墙跟下,迎面来了柳原。她终于遇见了柳原。……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她突然爬到柳原身边,隔着他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范柳原对待白流苏已经没有俏皮话了,对待自己的妻子没有玩闹的心。
这是平淡的结局。
范柳原往前走了一步,给了白流苏想要的婚姻,这场“倾城之恋”看似有了完美收场。却也引发无限悲的深思。其实,范柳原与白流苏都不过是自私的男女,前者重视的是爱情、情欲,不露声色的将古诗中的“结盟”改成了“相悦”,隐含只想恋爱逃避婚姻的一已之私;后者则看重婚姻的形式,以求现世的安稳。心灵不曾相通,认知形成了参差对照。
范柳原是自私的。他虽出生富贵,但身世复杂。孤身飘零异国他乡数十载,满怀希望回到故土,所到之处满眼世故精算,目光所及皆是人情淡漠。他吃喝嫖赌,无所不做,但仍然是众多大家小姐追捧的对象。不因他绅士风格,只因他家财万贯。这样的生活,他带着几分厌倦乐此不疲的行走其中,连自己也搞不懂自己了。直到遇到白流苏,他对她说:“我也搞不懂我自己了,但是我希望你懂我,我要你懂我…”他希望她能做自己的精神伴侣。但他也无时无刻不在怀疑,身边的这个女子追随他有几分是因为他的风度,有几分是因为他的钱。当他对她说起:“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表达着自己的担忧的时候,她的解释是他不想与她结婚。其实我想,当一个人面对另一个人,开始考虑生死,那其中的情谊应当是不言自明的,只可惜白流苏并不懂,她的回答只是让范柳原更加怀疑她的动机。范柳原直言:“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那太不公平了”。他在乎钱,他需要一个肯定的答案。
白流苏亦是自私的。从宝络相亲现场的舞蹈,到去香港,一步一步并不只是命运的安排,更是白流苏自己的选择。她介怀范柳原的坏名声,担心和他在一起自己会受到侵犯,但她还是一步步走进了范柳原设定的剧情。因为她需要范柳原这样一个人,将她从旧式家族的漩涡的救起,许她一个新的生活。
香港的倾覆让范柳原意识到金钱、地位等全都是过眼云烟,只有眼前的人才是实实在在可以抓得住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终于可以实现了,但却,依旧掺杂着杂质。往日的生活习惯和作风已经根深蒂固,不是他可以左右的,这是这段爱情的污点,但白流苏想要的婚姻已经有了。“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一座城市的倾覆成全了白流苏的爱情,但是一座城市的倾覆本和这段爱情没有任何关联。一切都是外物的机缘巧合。在这里,张爱玲用了反讽的手法,“倾城之恋”并不是真的倾城之恋,相对于古代为了博美人一笑而葬送整个城池的爱情来说,需要一座城市的沦陷才能成全的爱情,实在是太过于俗气。将这种充满现代物欲庸俗的爱贯之以“倾城”之名,确为莫大的讽刺,而这样的故事,从古至今大有人在。传奇里倾国倾城的爱恋,也不过是滚滚红尘中的痴男怨女而已。
这是悲凉的启示。
本站以现代、古代情诗为主,情诗网创办于2013年,以原创爱情诗歌、经典情诗、现代情诗、古代情诗、英文情诗、情诗绝句为主并收集古诗、古诗词、诗歌大全、诗词名句的文学门户。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可以放在浏览器的收藏夹中(快捷键Ctrl+D);或者看到喜欢或者有趣的诗词可以通过分享按钮给你的好友分享;情诗网是目前最全情诗大全网站之一。并欢迎广大诗歌爱好者阅览投稿!喜欢本站的话请大家把本站告诉给你朋友哦!地址是 www.qingshiwa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