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平淡如水,耷拉着脑袋,咋了?病了。噢,那就打一针“动词”药吧!
闲翻《人民日报》,“两会”新闻欢腾跳跃,一阵窸窸窣窣,准备折叠报纸,下楼散步。突然,第20版副刊“大地”一篇散文,拽住了我的眼。因为我是北方人,散文标题就是“春风吹过北方大地”,作者叫红学,容易使人联想以为是专研《红楼梦》的呢,不过读了他的散文,也一样过把瘾。
这篇散文不长,约两千字,由春日即景、春的序曲、到乡间走走、挂在枝头的鸟鸣四部分组成。
从春日即景读起来,先是慢读,转儿急读,再变品读,连读三遍,手击大腿,我不由地喊了起来:哇,妙!
“北方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首先赶来的是风。摩挲,舒缓,拂着你的脸,吹着你的发……
原上、房脊、广场上的冰雪,忍不住激动,流下眼泪。这是贵如油的水,如酥酥细雨,一点一点滋润着泥土。阳光清亮,蓝色雾岚,涌动大地情怀;屋檐上的雪水,也开始大珠小珠落玉盘,好似擂响鼓点,哼唱民谚。
街角路旁的丁香树、杏树、李子树,芽苞鼓胀,把枝头撑破,张合着小嘴,俏皮地冒话。
黑白花奶牛在田里漫步,一声接一声‘哞哞’地叫着。一只在房檐上晒日头的小猫,突然蹦到窗台照镜子,留下几声轻描淡写的‘喵喵喵’,掀翻一弯春夜。
一切都在有序地发生——蓝雾紧锁远山,塔吊在城郊起落。冬眠的拖拉机,苏醒了,‘突突突’地翻卷着一浪一浪的泥土,要把松嫩平原冬天的日历,撕下,展现一抹鲜绿。”
寥寥几百字,把北方的春天写活了!为什么红学能写得如此鲜活呢?细细琢磨,原来他使用的动词非常多、非常巧、非常妙。看:赶来、化开、摩挲、拂、吹、流下、涌动、落、擂、撑破、张合、冒话、蹦、起落、掀翻、突突突、撕下等等,正因为这些动词充满了字里行间,才使春日的景色鲜活了起来,好似一幅飘动的画卷,跳荡于眼前。
俄国著名文学家阿·托尔斯泰在谈到写作时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是运动的。动词是一个句子的能量所在,比形容词更能赋予文章生命。
在词汇的海洋里,动词是最富于表现力的。动词在任何文章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刻画人物、表现中心,还能使文章增加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感、形象感,做到写人如见其人,写物如见其物,写景使人如临其境,动词用得巧,能以一当十,增强表达效果,一篇文章就这样活了。
动词,能打动心灵,调动味觉,令人振奋。不是吗?你再听听《好汉歌》: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嘿呀依儿呀唉嘿唉嘿依儿呀,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那么多的动词在歌词里燃烧,使好汉歌铿锵有力,风风火火闯九州,钻进了亿万老百姓的心里,男女老少张嘴就会吼几声。
动词不光是要多用,更重要的是巧用,比如宗璞·《花的话》有这么一段:“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流”,是个极平常的动词,但用在此处既写出了月光如水,悄然无声的静态之美,又绘出了月光“流淌倾泻”动态之美,耐人品味。
动词似一剂良药,让我们在作文时,多用、巧用动词吧,让文章跳动起来!
2019.3.21于陇东高原西峰
本站以现代、古代情诗为主,情诗网创办于2013年,以原创爱情诗歌、经典情诗、现代情诗、古代情诗、英文情诗、情诗绝句为主并收集古诗、古诗词、诗歌大全、诗词名句的文学门户。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可以放在浏览器的收藏夹中(快捷键Ctrl+D);或者看到喜欢或者有趣的诗词可以通过分享按钮给你的好友分享;情诗网是目前最全情诗大全网站之一。并欢迎广大诗歌爱好者阅览投稿!喜欢本站的话请大家把本站告诉给你朋友哦!地址是 www.qingshiwang.com !